行业新闻

4000-518-166

咨询热线

中国平安业绩或遇天花板,借陆金所转型消金突围

中国平安业绩或遇天花板,借陆金所转型消金突围

合利宝官网整理编辑。合利宝升级版机器正在火热办理中,详情联系客服!

10月24日,中国平安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。在披露三季业绩的同时,报告还提到,经董事会决议通过,中国平安拟合资设立全国性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,有关事项尚待履行相关监管审批程序。市场猜测,中国平安的这个大动作,是在为陆金所搭建新平台,意味着陆金所控股或将转型为消费金融公司。

业绩遭遇天花板

消金业务或成突破点

公开信息显示,目前,平安集团内部与消费金融有关的业务分布在“大陆金所”体系、平安银行消费金融中心。不过,陆金所旗下已拥有平安普惠,其背后是两家互联网小贷持牌机构——重庆金安小贷、湖南省平安普惠小贷。

除此之外,陆金所还有资管和信贷业务。在财富管理领域,截至2019年9月末,由于互联网贷款业务受限影响在售产品的销售,陆金所控股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下降5.0%至3508.57亿元;而在个人信贷领域,其管理贷款余额较年初稳健增长17.7%至4412.13亿元。

公告显示,今年1至9月份,中国平安的金融和科技业务实现协同发展,营业收入为8927.51亿元,同比增长18.6%。该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040.61亿元,同比增长21.5%。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5.67亿元,同比增长63.2%。

此外,平安银行整体经营稳中趋好,实现营业收入1,029.58亿元,同比增长18.8%;净利润236.21亿元,同比增长15.5%。

虽然3季度业绩同比大增,但业内人士认为,就保险主业及银行信贷业务而言,中国平安的增长可能已到达业内的天花板,要想整体保持较快增长,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。而推动陆金所转型消金,可能是平安正在谋划的最新业务看点。

而平安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,截至2019年9月末,个人贷款余额1.27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0.3%。信用卡贷款余额5189.93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9.7%。大额信用贷款“新一贷”贷款新发放额819.19亿元,余额1553.59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.0%。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额1078.68亿元,余额1682.74亿元,较上年末降幅2.2%。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7月份,深圳银保监局批复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开业,平安拿到了首张汽车金融牌照。

曾遭遇暴力催收投诉

陆金所转型消金早有预兆

在网贷模式日渐式微的今天,陆金所转型迫在眉睫。对陆金所而言,申请消费金融牌照是转型的可行方案。

一位业内人士表示,陆金所退出P2P,对整个行业影响并不大。在他看来,陆金所退出P2P,更多地应该是自身战略层面的考虑,即作为全牌照金融集团,网贷牌照对平安集团的战略协同意义越来越小,加上网贷业务所占体量很小,退出并无大碍。他认为,陆金所的退出更多的是因为遇到监管障碍。

事实上,自从监管开始趋严,陆金所就开始进行“去P2P”化的动作。根据天眼查显示,陆金所旗下拥有5家全资控股子公司,涉及基金、私募、等领域,P2P业务在陆金所的整体业务中占比很小。这也就意味着,陆金所并不依靠P2P在支撑。

金评媒(ID:JPMMedia)发现,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,陆金所相关的投诉有268条,投诉原因包括高利贷、砍头息、暴力催收等。上述业内人士认为,这些潜在的风险让陆金所“如芒在背”,因此这部分体量压缩在意料之中。

中国平安业绩或遇天花板,借陆金所转型消金突围

(图片来源于聚投诉)

在之前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,中国平安曾就陆金所转型问题表示,P2P在陆金所整体业务量的占比少于20%,会积极响应监管提倡的“三降”,降规模、降人数、降店面,有序转型。

与此同时,中国平安此次召开董事会,决议通过中国平安拟合资设立全国性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,有关事项尚待履行相关审批程序。

除陆金所外,中国平安的科技业务还包括金融壹账通、平安好医生、平安医保科技、汽车之家等;2019年前三季度,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33.1%。

此前,在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宣布退出网贷业务并转型时,就有知情人士预期平安将申请消费金融牌照。彼时,对于是否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一事,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“不予置评”。

业内资深人士表示,此次中国平安拟合资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,陆金所有很大可能作为出资股东,并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工作,而这次申请的消费金融牌照也可能是为陆金所转型所做的铺垫。

消费金融牌照在当下是非常有价值的,在中国经济正在转型的大背景下,消费处于升级的状态,消费金融恰逢其时,而且,目前已经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盈利也非常可观,这或许就是中国平安剑指消费金融的初衷。

事实上,消费金融的重点有三个,一是资金,二是技术,三是消费场景。作为世界排名靠前的金融控股集团,中国平安自然不缺资金。平安最近几年孕育了很多科技类的独角兽企业,是金融科技方面的翘楚,技术方面的优势也非常可观。而中国平安旗下庞大的生态体系、众多的独角兽企业更是创造消费场景的能手。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欢迎参与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