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逆滴滴的金融想象力
1月2日,新年工作日第一天。滴滴悄然在出行APP上线了金融服务频道,更没想到这一金融业务排在了频道末尾,确实低调。
当然,滴滴要做金融这件事,已经不是新闻了,但是服务页面的上线还是引发了多家媒体的关注。跟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传统打法不同,滴滴的对外传播对金融业务几乎避而不谈。就连12月刚刚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,都没有找到滴滴金融的身影。
但事实上,少说多做的滴滴金融,获客早就开始了。例如去年11月份,来咖小编就收到滴滴金融发来的短信,开始给产品引流。
关于做金融这件事,在最近两年似乎成为了各大“流量担当”殊途同归的终极变现场所。
滴滴的发力点多在出行领域,消费场景只有出行而已,不过现在低调进军金融,如何让用户买账,利用出行场景开辟出具有特色的产品,恐怕对业务团队是一个考验。
2018年春节前,滴滴CEO程维和总裁柳青在联名发布的内部邮件中透露,金融业务致力于为滴滴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险、信贷、理财、支付、汽车金融等普惠金融服务。
目前,公开资料显示,滴滴已经拥有了包括保理、融资租赁、保险代理、网络小贷、第三方支付等5张金融类牌照。
滴滴金融仍缺乏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,百度在去年8月拿下了基金销售牌照,这是继腾讯之后,2018年监管层批准的第二张基金销售牌照。互金行业整顿开始后,基金销售牌照的审批一直处于停滞当中。
去年4月份,市场上还有滴滴上市的传闻,期望估值为700亿到800亿美元。不过,在置身2起舆论风暴后,上市的消息戛然而止。
在未来,是否滴滴金融也有从滴滴体系中独立的计划,目前还不得而知,不过参照BATJ之前的做法,母公司分拆金融业务让其独立运营并上市,已经成为了一套发展的标准流程。
去年4月份,百度拆分旗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,“度小满”实现独立运营,同时公布了A轮19 亿美元的融资。2016年,京东金融就从京东集团的上市主体中独立出来,2017年6月完成股权交割重组,已经更名为京东数科的京东金融未来有上市打算。
最近一个比较奇葩的例子就是360金融,从360体系中分拆出来上市只用了半年时间,简直可以说是“火箭”速度。
从具体的产品形态上观察,相较于独立APP滴滴金融的信贷、汽车消费金融、互联网理财三大块业务,滴滴出行金融频道上产品相对多一些,能买保险、参与网络互助、使用滴滴支付。
从滴滴自身的出行消费场景来看,车险算一特色,汽车金融、分期购车也贴合乘客和司机的切身需求。
2015年7月,中国平安与滴滴展开合作并投资滴滴。同年10月27日,滴滴与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合作推出了“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”。现在产品更加丰富了,在滴滴打车的保险服务页面中,已经出现了车险、意外险、各种定制医疗保障和点滴互助。
由于滴滴积淀了多年的用户数据,在车险业务具有一定的客户优势。又因手握流量,所以帮保险公司导流还是没问题的。
车险页面显示,目前滴滴已经与中国人保、中国平安、永安保险、太平洋保险等15家保险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。但其实车险业务本身并不赚钱,车险行业基本上70%都是亏损的,所以滴滴金融在这块业务上的想象力比较有限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滴滴金融刚推出的网络互助产品点滴相互,放在所有产品最前列,貌似肩负重任,但小编暂时看不出点滴相互怎么与相互宝抗衡。
跟相互宝和京东互保开展网络互助引起巨大影响不同,点滴相互这次入场没有引起巨大的流量关注。
1月3日上午10点左右,页面显示有4.37万人参与,截至当天下午18点,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,只增加到4.4万人,这款点滴互助的吸粉能力从表现上看,确实一般。
但与相互宝相比,点滴相互在服务费(相互宝8%、点滴互助6%)、最高保障金额(相互宝30万、点滴相互50万)等方面更有吸引力。
另外,滴滴金融还有现金贷产品——去年4月上线的滴水贷。小编注册申请后,3分钟即审核完成,日利率0.05%,年化利率18.25%,可马上提现。不过它只出现在滴滴金融APP,未在滴滴出行金融板块露面。
从使用体验来说,滴水贷的风控审核流程较为简单,小编只提交了个人身份证信息、常用地址,一位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及手机号码,完成人脸识别后即收到贷款。
像其他互联网巨头一样,滴滴金融也布局了互联网理财业务,主要是给南京银行和众邦银行做导流。南京银行的9款定期产品目前已经售罄,利率在4.5%-4.7%之间,众邦银行的活期产品众邦宝在下午15点时已经售罄,利率时4.1%。
公开信息显示,现在滴滴金融的负责人刘晓宇是朱景士招进来的。朱景士是加入滴滴董事会的第三位高管,曾在高盛与柳青共事3年时间,2014年加入滴滴。
根据滴滴最新一次的架构调整,朱景士担任滴滴集团财务经管与战略高级副总裁,继续兼管国际业务和金融业务。
根据一些传统科技媒体的描述,在某些人才招聘过程中,朱景士扮演了关键角色。朱景士招来了一些咨询师和银行家,并在他们了解公司战略之后,让他们领导关键业务的运营。刘晓宇就是其中之一,刘晓宇曾就职于凯雷投资,网上的信息较少。
互联网金融早就进入下半场了。
提前就进行布局的滴滴似乎进入这个“游戏场”有点迟到的意味。
从目前来看,晚到的金融业务对滴滴和用户而言,似乎想象力还比较有限,在未来能不能依托独立的出行场景,产生现象级产品就只能且行且看了。
本文首发于来咖智库公众号
发表评论